時間:2024-11-15 15:10:05 來源:成人高考網 作者:本站編輯整理 閱讀:
201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起點
歷史地理
第1卷(選擇題,共80分)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
1.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他采用楚國方言,寫出大量優秀詩篇,其中包括 【 】
A.《春秋》 B.《道德經》 C.《詩經》 D.《離騷》
2.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監察制度。這一制度是 【 】
A.行省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縣制 D.封國制
3.中國古代有一位書法家被稱為“書圣”,代表作有《蘭亭序》《黃庭經》。這位書法家是【 】
A.吳道子 B.陶淵明 C.王獻之 D.王羲之
4.南宋海外貿易發達,被稱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是 【 】
A.明州 B.廣州 C.泉州 D.溫州
5.元世祖忽必烈為了密切臺灣與大陸的聯系,加強對臺灣的管轄,設置了專門的地方行政機構。這一機構是 【 】
A.江浙行省 B.澎湖巡檢司 C.臺灣省 D.臺南府
6.1581年,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推行新的賦役制度。這一制度被稱為 【 】
A.兩稅法 B.方田均稅法 C.一條鞭法 D.攤丁入畝
7.清道光年間,提出鴉片流毒于天下為害甚巨,進而領導了禁煙運動的是 【 】
A.林則徐 B.魏源 C.龔自珍 D.琦善
8.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規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產品留足口糧后.其余歸國庫的文件是 【 】
A.《天朝田畝制度》 B.《臨時約法》
C.《中國土地法大綱》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9.戊戌政變中百日維新的各項政策大都被廢除,得以保留的成果是 【 】
A.軍機處 B.海軍衙門 C.總理衙門 D.京師大學堂
10.孫中山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其中民權主義的內容是 【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11.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進行轉移,主要是指 【 】
A.由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 B.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C.由恢復經濟轉移到加速發展 D.由農業轉移到工業
12.新中國成立初期,為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統一管理財政經濟 B.沒收官僚資本
C.調整勞資關系 D.打擊投機倒把
13.在一次國際會議上,針對帝國主義的破壞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此次會議是 【 】
A.巴黎和會 B.日內瓦會議
C.萬隆會議 D.第26屆聯合國大會
14.文藝復興時期,在作品中描寫地獄、煉獄和天堂的虛幻場景,反映社會現實的著名文學家是 【 】
A.彼得拉克 B.莎士比亞 C.薄伽丘 D.但丁
15.1781年,北美英軍主力陷入美法軍隊的包圍之中,被迫投降,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結束。這一事件發生在 【 】
A.萊克星頓 B.約克鎮 C.薩拉托加 D.費城
16.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其中發明了蒸汽機車的是 【 】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富爾頓 D.史蒂芬森
17.20世紀初,歐洲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緊張局勢,其中最早結盟的是 【 】
A.德奧意三國同盟 B.英法同盟 C.法俄同盟 D.英俄同盟
18.1921年,蘇俄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過渡,其開始的標志是實行 【 】
A.糧食稅 B.租讓制 C.租賃制 D.自由貿易
19.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走上聯合發展的道路,成立了歐洲共同體,但有一個西歐國家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加入。這個國家是 【 】
A.聯邦德國 B.法國 C.英國 D.意大利
20.越南戰爭是冷戰中的熱戰,六十年代中期美國開始 【 】
A.介入越南事務,扶植親美政權 B.發動特種戰爭,出錢出槍出顧問
C.擴大戰爭,美軍大規模參戰 D.采用越南人打越南人戰略,逐步撤軍
城市地標一般是指城市中獨特的建筑物或者自然物,如摩天大樓、教堂、雕像、燈塔、山、水等。圖1示意四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據此完成21~22題。
21.坐落在法國巴黎的地標性建筑是圖1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該地標主體的建筑材料主要是 【 】
A.大理石 B.鋼鐵 C.紅木 D.黃銅
圖2示意日本某年各地紅葉(楓葉)出現的初始日期。讀圖2,完成23~25題。
23.日本四島中,最早可以觀賞到紅葉的是 【 】
A.九州 B.四國 C.本州 D.北海道
24.日本紅葉觀賞日期出現南北差異的影響因素有 【 】
A.山脈走向和降水 B.地形和緯度位置
C.土壤和經度位置 D.降水和洋流
25.與N地(海濱濕地)相比,M地 【 】
A.海拔高,氣溫低 B.緯度低,濕度大
C.附近有暖流經過 D.日照強,溫差小
2014年第10號臺風“麥德姆”于北京時間7月18日02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表1列出7月22日17時~24日05時臺風中心在移動路徑上的四個位置。據此完成26--27題。
26.對照表1提供的信息,圖3中標繪的臺風中心位置明顯有誤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7.根據表1提供的信息,7月22~24日臺風移動路徑大致 【 】
A.由東南向西北 B.由西北轉向東北
C.由西南向東北 D.由西南轉向正北
圖4示意我國某城市群的城際軌道交通布局。讀圖4,完成28~29題。
28.該城市群是 【 】
A.京津冀城市群
B.長三角城市群
C.遼中南城市群
D.珠三角城市群
29.推動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之間經濟競爭激烈
B.人口密度低
C.客流量大,一體化程度高
D.機動車污染嚴重
圖5示意2011年中國無動力帆船編隊環球航海路線和航向。讀圖5,完成30~32題。
30.帆船編隊經過的大洋依次是 【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
31.船隊經過北印度洋時多順風順水,此時正值 【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32.此次環球航海航程接近 【 】
A.4萬千米 B.6萬千米 C.8萬千米 D.10萬千米
圖6示意2010年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狀況。讀圖6,完成33~35題。
33.圖中顯示,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 】
A.非洲 B.拉丁美洲 C.亞洲 D.大洋洲
34.與其他大洲相比,歐洲的人口 【 】
A.出生率居中 B.死亡率最低 C.自然增長率最低 D.密度最低
35.據圖推斷,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地區中多為 【 】
A.發達國家 B.內陸國家 C.高原國家 D.發展中國家
中國某些漢字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如“間”字可解讀為“門里有日午間到”,午間即正午。讀圖7,完成36~37題。
36.在我國北方,圖示房屋門的朝向是 【 】
A.東 B.南
C.西 D.北
37.在我國北方,一年中屋內正午陽光照射面積達到最大時的日期出現在 【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圖8示意我國西北地區某類地表景觀的分布。讀圖8,完成38~40題。
38.圖中陰影部分代表的地表景觀是 【 】
A.綠洲 B.草場 C.荒漠 D.冰川
39.該地表景觀空間分布的主要成因是 【 】
A.遠離海洋,降水稀少 B.多為山地,蒸發旺盛
C.地處中緯,日照時間長 D.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40.在該地表景觀分布區,能源開發利用前景更為廣闊的是 【 】
A.地熱能和水能 B.太陽能和風能
C.水能和天然氣 D.煤炭和天然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0分)
二、非選擇題:41~46小題,共70分。
41.回答問題。(12分)
概述隋唐時期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成就,指出促進該時期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
4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洋務運動時期,奕訴說:“欲悉各國情形,必先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中國迄無熟悉外國語言文字之人,恐無以悉其底蘊。”李鴻章認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洋務派在“求強”的實踐活動中又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強”的結論。左宗棠提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后人評價,其求富舉措尚有可嘉,其自強之道實屬可訓,其失敗結局令人可悲。
——一摘編自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
概括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失敗原因。
4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1939年,納粹德國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將侵略矛頭指向波蘭,德波之間摩擦不斷。在歐洲戰云密布的緊要關頭,蘇聯與英國、法國開始就結成反法西斯侵略同盟問題進行談判,但雙方分歧極大,談判遲遲沒有達成協議。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規定雙方保證彼此間不進行任何武力行動;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國敵對行為的對象時,另一方將不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締約任何一方將不加入直接或間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條約還附有秘密附屬協定書,主要內容為劃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范圍,包括波羅的海地區、波蘭、東南歐。
一——摘編自王繩祖主編《國際關系史》
簡評《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4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稻魚鴨”是我國黔東南地區侗族、水族的傳統耕作方式,即在稻田里既養魚又養鴨,不使用化肥、農藥。這種生產方式已延續千年,是重要的農業遺產。圖9示意稻魚鴨耕作模式和農事安排。
(1)維系“稻魚鴨”耕作模式的首要自然因素是 (選填一個序號即可,2分)
①熱量 ②地形 ③水 ④土壤
(2)該農業生產方式的顯著優勢是 (選填一個序號即可,2分)
①有效控制病蟲害 ②一年三熟產量大
③稻米的品質優良 ④可自由調整農事安排
(3)概述“稻魚鴨”農業生產方式的生態意義。(6分)
45.圖10示意某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讀圖10,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寫出該國及其首都的名稱。(4分)
(2)指出M河注入的海洋。(2分)
(3)指出M河流域的氣候類型,并說明該氣候類型的特點。(6分)
46.圖11示意我國南北方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分布狀況。
讀圖11,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據圖說明我國南北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4分)
(2)分析我國南北方水資源空間分布的主要特點及其與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4分)
(3)簡述保證我國用水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5分)
201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起點
歷史地理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選擇題
1.【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屈原的創作內容。
【應試指導】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作品主要代表有《離騷》《天問》《九歌》。
2.【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漢武帝創立的刺史制度。
【應試指導】刺史制度是漢武帝在秦御史監郡和漢初丞相史出刺基礎上的獨創,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是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產物。
3.【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書圣”王羲之。
【應試指導】王羲之,字逸少,東晉人,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稱為“書圣”,人們贊美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有《蘭亭序》《黃庭經》《樂毅論》等,其中《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4.【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南宋國際貿易港口城市泉州。
【應試指導】南宋時期,中國東南地區是亞洲海洋經濟最活力的區域之一,以泉州為中心的航海貿易為龍頭.與亞洲海域“北洋”“東洋”“西洋”實現了連接與互動,形成了東方世界的海洋經濟圖,因此泉州也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
5.【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元朝設立的澎湖巡檢司。
【應試指導】元朝時,大陸和臺灣(當時稱琉球)的關系進一步密切,元政府設置了澎湖巡檢司,隸屬于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巡檢,負責管轄澎湖和臺灣,元朝每年從那里征收鹽稅。澎湖巡檢司的設立,加強了元政府對臺灣的管轄。
6.【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明朝的一條鞭法。
【應試指導】1581年,明朝內閣首相張居正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把原來的田賦、徭役和雜稅合并起來,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田畝多少征稅,叫做“一條鞭法”。
7.【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清朝時期林則徐主持禁煙運動。
【應試指導】1839年3月,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采取措施,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6月,林則徐下令將繳獲英國、美國走私的鴉片110多萬公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8.【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太平天國時期的《天朝田畝制度》。
【應試指導】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關于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夠口糧,其他歸國庫。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9.【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百日維新中建立的京師大學堂。
【應試指導】戊戌變法失敗以后,百日維新的各項政策大都被廢除,而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
10.【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中的“民權”內容。
【應試指導】“創立民國”即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思想,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防止君主制復辟。
11.【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
【應試指導】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從1927年到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在鄉村,在鄉村聚集力量,用鄉村包圍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這樣一種工作方式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鄉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也由鄉村轉到了城市。
12.【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建國初期的經濟措施。
【應試指導】新中國建立時一窮二白,無論是工業還是商業,在當時都很難發展,沒收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建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并以之建立了新中國的經濟基礎。
13.【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萬隆會議。
【應試指導】1950年4月,周恩來總理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應邀出席萬隆會議.面對帝國主義的破壞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提出并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促成共識,為會議的成功舉行作出了重要貢獻。
14.【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文學家但丁。
【應試指導】但丁,意大利詩人.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他的名著《神曲》由“地獄”“煉獄”和“天堂”三篇組成。在這部詩篇里,作者根據自己的愛憎,而不是按照教會的標準,把許多主教、教士,甚至教皇寫選“地獄”,讓他所崇敬的一些歷史人物在“天堂”里享受永恒的幸福。
15.【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北美獨立戰爭結束地。
【應試指導】1781年,美法聯軍將英軍圍困于約克鎮,并最終獲得了決定性勝利。約克鎮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最后一役,也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束。
16.【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蒸汽機車的發明人。
【應試指導】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森成功研發了以蒸汽為動力的火車。
17.【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20世紀初歐洲兩大軍事集團。
【應試指導】1879年,在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訂同盟條約,對付俄國。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三國同盟”。另一軍事同盟為英法俄三國,形成“三國協約”,形成于1907年。因此,最早結盟的是德奧意三國同盟。
18.【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過渡的標志。
【應試指導】國內戰爭結束后,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根據列寧的提議,俄共(布)“十大”于1921年通過了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定。這標志著蘇俄進入了實施新經濟政策的時期。
19.【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歐洲共同體。
【應試指導】1960年4月8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6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共體,條約于1967年7月1日生效,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于1973年加入。
20.【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侵越戰爭。
【應試指導】1954年以后.美國逐漸取代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地位。美國為阻撓越南南北統一,長期霸占越南南方。在20世紀60年代把戰爭強加在越南人民頭上,先是進行由美國軍事顧問直接指揮南越傀儡軍的“特種戰爭”,六十年代中期又派部隊到越南南方直接參戰,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侵越美軍逐漸增加到五十多萬人。
21.【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法國巴黎的地標性建筑埃菲爾鐵塔。
【應試指導】圖③為埃菲爾鐵塔,坐落在法國巴黎。
22.【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埃菲爾鐵塔的主要建筑材料。
【應試指導】埃菲爾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因此它的主要建筑材料為鋼鐵。
23.【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看圖識別地理位置。
【應試指導】從示意圖可以看出,日本各地紅葉出現的初始日期最早的為9月9日,位于日本北端的北海道。
24.【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影響日本紅葉觀賞日期出現南北差異的因素。
【應試指導】從示意圖可以看出,緯度越高,紅葉觀賞日期越早。地形越高,紅葉觀賞期越早。
25.【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識圖對比能力。
【應試指導】M、N均位于日本北海道。北海道地形為中部高、四周低,地形起伏較大。N地位于海濱濕地,地勢平坦,海拔低,氣溫高。相對于N地,M地位于中部山地,海拔較高,氣溫較低。
26.【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識圖分析。
【應試指導】④點位于120°E,其經度應大于120°E,標識卻為118.1°E,故④標注的臺風中心位置有誤。
27.【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根據表1中的經緯度判別臺風移動路徑。
【應試指導】從表1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臺風移動后所在位置的緯度值在不斷變大,經度值在連續減小三次后增大一次,臺風移動路徑大致是由東南向西北方向。
28.【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看圖識別位置。
【應試指導】從圖4標識“南海”可以看出,該地區位于我國華南地區,選項中只有D選項符合該位置,因此,該城市群為珠三角城市群。
29.【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珠三角城市群推動發展玻際軌道交通的原因。
【應試指導】珠三角城市群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客流量大;各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小,一體化程度高。
30.【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看圖識別位置c
【應試指導】從圖5可以看出,帆船編隊經過的大洋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1.【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北印度洋的季節性季風、洋流:
【應試指導】船隊經過北印度洋時,是由西向東行駛,此時順風順水,說明盛行西南風,季風洋流向東流,則說明為夏季。
32.【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看圖推理。
【應試指導】從編隊的航行路線可以看出.航程超過赤道長度,但低于赤道長度的2倍,赤道長度為4萬千米,大致可推出編隊航程在4萬至8萬千米之間,則只有B選項6萬千米符合本題。
33.【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看圖識別能力。
【應試指導】從圖6中可以看出人口出生率最高
的大洲為非洲,大約有3.7%。
34.【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看圖識別能力。
【應試指導】從圖6可以看出,歐洲的人口出生率為1 %,在六大洲中是最低的。死亡率為1.1%,在六大洲位居第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 1%,在六大洲中是最低的。
35.【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識圖推斷能力。
【應試指導】從圖6可以看出,非洲、拉丁關洲、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增長較快,位列前三位,且三大洲中絕大部分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可以推出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速度快。
36.【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讀圖推理能力。
【應試指導】從圖7可以看出,正午太陽能夠穿過我國北方房屋門照進房間,說明房屋門的朝向是面對太陽朝南。
37.【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太陽高度。
【應試指導】在我國北方,一年中屋內正午陽光照射面積最大時,太陽照射高度在該地一年中最小。在我國北方,太陽高度最小的一天是冬至日,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因此本題答案為12月。
38.【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讀圖識別地形地貌。
【應試指導】從圖8中可以看出,陰影部分位置位于我國荒漠、沙漠分布處,由此可以推出陰影部分代表景觀為荒漠。
39.【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荒漠景觀形成的原因。
【應試指導】該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且有高大山地阻隔,海洋濕潤性大氣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植被稀缺,形成了荒漠景觀。
40.【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荒漠地區的資源優勢。
【應試指導】荒漠地區全年降雨量稀少,云量稀薄,日照天數多,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荒漠地區緯度較高,處于西風帶控制,同時冬季又受到北方高壓冷氣團影響,主風向為西風和西北風,風力強大,持續時間長,風能資源同樣豐富。
二、非選擇題
41.答案要點:(12分)
主要成就:雕版印刷術和火藥的發明;僧一行制訂《大衍歷》,首次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醫學成就有《唐本草》、孫思邈的《千金方》;建筑成就有趙州橋、唐長安城的設計與修建。(7分)主要原因: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統治者推行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繼承發展了歷代科技文化。(5分)
42.答案要點:(12分)
主要內容: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建立海軍;創辦學校,選派留學生。(6分)主要原因:洋務運動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落后性;列強阻礙中國經濟發展。(6分)
43.答案要點:(11分)
改變了歐洲政治力量對比的格局,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努力受挫。(3分)使蘇聯避免了首先單獨與德國作戰,贏得一個短暫和平時期進行備戰。(3分)導致納粹德國避免兩線作戰,放手進攻波蘭,挑起世界大戰。(3分)劃分勢力范圍表現出蘇聯大國主義的傾向。(2分)
44.答案要點:(10分)
(1)③(2分)
(2)③(2分)
(3)合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2分)(不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農產品質量優良(綠色食品),(2分)形成了稻、魚、鴨三者和諧共處、互惠互利的生態系統。(2分)
45.答案要點:(12分)
(1)法國(2分)巴黎(2分)
(2)大西洋(2分)
(3)溫帶海洋性氣候(2分)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較?。?;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比較均勻。(4分)
46.答案要點:(13分)
(1)北方陸地面積大,耕地多,人口少,經濟總量小。南方陸地面積小,耕地少,人口多,經濟總量大。(4分)
(2)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水資源與土地利用不四配,(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少或南方耕地少,水資源多。)(4分)
(3)合理規劃國土利用,優化產業布局;跨流域調水,興修水利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節約水資源;嚴格執行水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等。(5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評分,但本小題總分不超過5分。)